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社会焦点

社会焦点

危废处置须谨慎,违法乱弃不可为!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2-05
阅览量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危废处置不当会带来哪些风险,我国的相关法律又是怎么规定的呢? 危险废物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危废处置不当会带来哪些风险,我国的相关法律又是怎么规定的呢?

危险废物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
2.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危险废物的运输、处置有哪些管理要求?
危险废物运输和处置单位的资质。危险废物运输和处置单位的资质不相同。无论运输,还是处置,均要按实际产生的危险废物,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标明的危险特性,以及《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规定的分类、分项,审查相关单位的资质及业务范围,具备的才能选用。危险废物的转移和处置要经过环保部门审批。

危险废物运输和处置单位的资质是哪个部门颁发?
废物运输单位的资质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颁发,废物处置单位的资质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需审核运输单位的资质,保存运输合同复印件和资质证明材料。

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法律责任
关于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的处罚,依实际情况所追究责任不同而有所不同,严重的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的行为人有可能被追究三种法律责任,分别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指公民、法人因非法转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侵害了环境公益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所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
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的民事责任可能涉及两个层面,一是针对私主体,即由于非法转移危险废物侵害私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另一种是由于非法转移危险废物侵害环境公益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85 条规定:“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应当排除危害,依法赔偿损失,并采取措施恢复环境原状。”
如果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的行为侵害了环境公益,一旦行为人被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民事诉讼,就可能要承担损害赔偿或者恢复原状的民事责任。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第55 条、《环境保护法》第58条等规定要求行为人承担侵害环境公益的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指行为人因非法转移危险废物而应承担的行政处罚。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75 条规定:不按照国家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或者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78 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进口属于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者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用作原料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固体废物,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79 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危险废物,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0 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10 日以上15 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5 日以上10 日以下拘留。
3.刑事责任:指个人或者单位(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因非法转移危险废物,导致破坏环境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触犯刑法构成犯罪所应负的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
《刑法》第338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新的司法解释还规定:“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严重污染环境的,按照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明知他人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 严重污染环境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企业应对措施
对照法律规定的企业环保职责及危险废物的处置要求,我们要严格内部管理,做到依法处置危险废物,严防环境污染。
1. 结合企业环境管理实际,完善环保管理制度,依法环评,确保达标排放,按时缴纳排污费,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公司处置危险废物。
2.准确掌握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停产限产、行政拘留等制度的适用条件,在日常环境管理中避免出现被处理情形。
3. 万一发生了依法需整改的情形,应立即进行整改,消除被追究行政、民事、刑事责任的隐患。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