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社会焦点

社会焦点

来说说谎报案情涉及的法律问题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2-18
阅览量

前夫见前妻车中坐着异性吃醋碰瓷 还报谎报案情,改则新闻最后一句话“许某因涉嫌故意损害他人财物、谎报案情罪被凤阳公安依法行政拘留。” 主'...

前夫见前妻车中坐着异性吃醋碰瓷 还报谎报案情,改则新闻最后一句话“许某因涉嫌故意损害他人财物、谎报案情罪被凤阳公安依法行政拘留。”

         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许某因涉嫌故意损害他人财物、谎报案情是否构罪,如果构罪,构成什么罪?另外一个是针对于许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首先,关于许某行为涉及的法律规定
 一、关于故意毁灭或损坏公司财物的法律规定:

        1、《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了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当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3、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节较轻的,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同时责令行为人赔偿损失。

        通过上述法律规定可知:许某的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但应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处罚。

二、谎报案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法律
2、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方面
         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本罪主要是针对这几年来一些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对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弄虚作假,结果延误事故抢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的行为而设置的。
         (2)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一条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二条之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主体方面
        犯罪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安全事故”不仅限于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大型群众性活动中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还包括刑法分则第二章规定的所有于安全事故有关的犯罪,但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百三十八条除外,因为这两条已经把不报告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之一。
        (4)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有故意构成,要求责任人故意不报、谎报安全事故。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二十二条规定,隐瞒、谎报军情罪是指军人故意掩盖军事情况,不报告或者报告不真实的军事情况,因而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

         通过上述法律规定可知:许某的谎报的行为,不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更不可能构成隐瞒、谎报军情罪,但同样针对于其谎报案情的行为,应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处罚。

         其次,【许某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显然,针对于本则新闻报道,许某因涉嫌故意损害他人财物、谎报案情不构成犯罪,只可能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那么,只可能受到治安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分为警告、罚款、拘留三种。故,许某被行政拘留是可能的。如果构成犯罪,则只可能是刑事拘留,而不是行政拘留。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

智能问答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