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社会焦点

社会焦点

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1-18
阅览量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应该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对感染者进行保护并享有相应的权利,同时感染者也应该承担法律法规条文里的相应的义务'...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应该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对感染者进行保护并享有相应的权利,同时感染者也应该承担法律法规条文里的相应的义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艾滋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理解和关心,但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既不道德,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1、权利

人人平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各项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全社会应该消除艾滋病歧视: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不利于控制艾滋病传播。有感染风险的人群因担心受到歧视而不愿检测,不了解自身感染状况,会妨碍其采取预防措施,增加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2、义务

HIV/AIDS在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应主动告知性伴或配偶。《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8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传染病防治法》第77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两部法律法规明确了HIV/AIDS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又相辅相成,在享受法律法规保护的同时也需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承担不故意传染的责任。
法律法规

3、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下发的《关于严厉打击传播艾滋病病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公通字[2019]23号),依法严厉打击,对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有艾滋病而卖淫、嫖娼或者故意不采取防范措施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伤害罪定罪;未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条规定,以传播性病罪定罪,并从重处罚;明知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有艾滋病而隐瞒情况,介绍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以故意伤害罪的同犯论处;明知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有艾滋病,介绍其卖淫,同时构成卖淫罪、故意伤害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从重处罚。

由此可见艾滋病的防治关乎到每个人的健康权利,全社会的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健康知识,知道HIV病毒的三种传播途径,要明白日常的生活接触是不能感染HIV病毒,给感染者和病人相应的权利和平等的就业生活环境,不歧视任何一名感染者;已经不幸感染病毒的也要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能再把这种不幸传染给别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