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服资讯 >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

企业应该如何防范频繁发生的商标注册事件?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3-29
阅览量

随着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其中,商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仅仅提交纸质文件申请商标注册容易吗?可以学习。 '...

随着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其中,商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仅仅提交纸质文件申请商标注册容易吗?可以学习。


商标注册



最近,各种商标确认案件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此前是关于华为“鸿蒙系统”与“鸿蒙系统教育”的纠纷,后来一审被“鸿蒙系统”第42商标驳回,再后来被小米公司“Redmi”商标驳回。在大多数人眼里,只要没有拿到商标注册证,就意味着不能用这个名字。但有时可能不是,因为即使有预先申请或注册的商标,通过初步异议、无效宣告、连续三年撤销等方式撤销后,仍可以重新注册。如果是因为缺乏意义,需要在复试前通过广泛使用来获得知名度。如果因为申请被拒绝,会停止使用,但会失去注册的机会。
 
细心的朋友要注意,商标注册证中定义的十年有效期是“专有权期”,不是“使用权”。也就是说,获得注册商标后,享有十年的商品或服务指定和批准专有权,他人不得擅自随意使用。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你申请的商标因为各种原因被驳回,其他人再申请的话,很有可能会遇到同样的情况。这种观点并不是完全错误,但如果情况发生变化,比如类似商标被撤销后,就有可能批准注册
 
既然被驳回的商标不享有专有权,能否继续使用?一般来说,有些商标是任何人都注册不了的,比如某些行业的通用名称。我可以用这个名字,你也可以用,每个人都可以用,没有人可以告诉任何人。如果有人把“餐厅”注册为43类商标,不是所有开“餐厅”的人都要给他交执照费吗?之前有人注册了“美”的商标,然后在微信官方账号上用“美”字向所有微信官方账号投诉,很多微信官方账号被迫连夜改名。
 
这样,企业在给自己的品牌或品牌命名时,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既要好听、大气、有档次,又要易读易记,避免诸多风险因素,才能在商标注册中获得较高的通过率。

 
商标注册




名字确定后,分类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根据Nice分类,商标共有45大类,每个大类只与所选商品或服务的相似组进行近似查询(Nice分类中跨类别明确查询的少数项目除外)。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名字可以在不同的类别中注册。因此,有人建议,应一次性登记所有45个类别,以避免落入他人之手。众所周知,如果连续三年不使用,将面临被撤销的风险。如果因为想拿到证书而选择一些与主业无关的行业,即使注册成功,保障也会很低。在一些商标代理人和媒体的宣传下,第35类广告行业往往被神化,甚至被称为“万能商标”。其实,35类原本是为广告公司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为他人做广告”。那一年,“今日头条”只在第42技术服务注册,因为它没有注册第35个商标。后来自己的APP发展起来成为大流量门户后,今日头条也开始承接广告业务。所以属于第35类保护范围,后来也有群众索赔1亿元的案例。但对于一些传统制造企业来说,这可能不是必须的。但是,因为这个概念太根深蒂固,而且案例很有说服力,所以很多人宁愿相信。
 
不同的商标代理人对同一商标会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候,即使是同一个品牌名称,有些代理商可能会觉得可以通过,而有些代理商可能会觉得有被拒绝的风险。同样,在商标局的审查过程中,面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商标,不同的审查员也可能给出不同的审查意见。其实一味追求所谓的“通过率”和“百分比”并不完全靠谱。虽然代理机构的知识水平真的很重要,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商标局,不管是哪个代理机构提交还是自己提交。
 
在这种情况下,机构的作用是什么?当然,不再是以前简单的提交材料,上传文件那么简单。2013年《商标法》修订后,禁止商标代理机构注册4506个类似团体以外的商标。2019年,对第四条进行了修订,限制了使用。作为商标代理机构,在以身作则、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商标保护方案。
 
虽然一些机构提出的一些方案,比如重新审查被驳回的商标,将图形商标拆分为两个独立的商标分别申请,可能会造成额外的费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机构是在各种借口下故意为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出于多重考虑是有必要的。作为企业主,也要选择值得信赖的机构,积极配合代理工作,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