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某殡仪馆大门上有一幅对联是“早来晚来早晚要来,先到后到先后都到”,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两句话的道理却很正确。
新陈代谢是必然规律,“万岁”'...
据说,某殡仪馆大门上有一幅对联是“早来晚来早晚要来,先到后到先后都到”,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两句话的道理却很正确。
新陈代谢是必然规律,“万岁”和“长生不老”是不会有的。人去了,财产却带不走,因此,每一个健康活着的人除努力积累财富外还应当合理享受财富。当然,如果生前不舍得消费,结果是给后人留下更多的遗产。遗产留给谁呢,当然是继承人。
今天要说的是,什么叫遗产?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有权取得遗产的人有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以及其他特定情况下有权适当分得遗产的人。
关于法定继承人,民法典的规定是,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民法典对继承人的规定看起来很简单,但由于子女的范畴涉及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等、父母等涉及生父母、养父母、继父母等,实践中往往有很复杂的关系,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无法展开。
遗产
遗产除法定继承人有权取得外,还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当然从人的关系的角度讲,遗嘱继承人包括于法定继承人中。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这是遗赠。民法典的规定表明。某自然人希望自己去世后的遗产部分或全部赠与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可以通过遗嘱来实现。